新疆火燒蘭簡介
新疆火燒蘭(學名:Epipactis palustris (L.) Crantz)火燒蘭屬,地生蘭科植物。產中國新疆北部和阿爾泰山脈;以及歐洲、俄羅斯等廣泛地區。新疆火燒蘭有栽培,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。
中文 | 新疆火燒蘭 | 拼音 | xīn jiāng huǒ shāo lán |
學名 | Epipactis palustris (L.) Crantz | 保護 | CITES附錄II |
生態 | 附生蘭 | 用途 | 觀賞 |
科 | 蘭科 | 屬類 | 火燒蘭屬 |
形態特征
型:高25-60厘米。文章源自蘭花百科網-http://www.citadelleplaza.com/daquan/13117.html
根:根狀莖長,匍匐狀,具多條細根,根稍呈“之”字彎曲,無毛。文章源自蘭花百科網-http://www.citadelleplaza.com/daquan/13117.html
莖:直立,基部具3-4枚鱗片狀鞘,上部具7-8枚葉,僅上部及花序軸具乳突狀柔毛。文章源自蘭花百科網-http://www.citadelleplaza.com/daquan/13117.html
葉:多枚,斜展;第1枚葉片較短,卵形或卵狀橢圓形,長4-5厘米,寬2-2.5厘米,其余葉片較窄長,卵狀披針形至長披針形,長8-16厘米,寬1-2.5厘米,先端急尖至漸尖,基部具明顯抱莖的鞘;上部葉逐漸變窄而短,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,長4-10厘米,寬6毫米左右,基部無抱莖鞘。文章源自蘭花百科網-http://www.citadelleplaza.com/daquan/13117.html
花:總狀花序長10-20厘米,具6至數十朵花;花梗和子房長約1.5厘米,被乳突狀柔毛;中萼片橢圓狀披針形,稍呈舟狀,長8-9毫米,寬約2.5毫米,先端急尖;側萼片稍歪斜,卵狀披針形,與中萼片近等長,寬4毫米,先端急尖并具小尖頭。文章源自蘭花百科網-http://www.citadelleplaza.com/daquan/13117.html
花瓣橢圓形,長7-8毫米,寬近3毫米,先端漸尖;唇瓣長約10毫米,明顯分為上、中、下三部分;下唇近扇形至梯形,長約4毫米,上端寬約4-6毫米,中央具不規則瘤狀突起,背面稍凸起呈龍骨狀;中部近方形,長約2毫米,寬1.5毫米,上面具2枚近半圓形或耳形褶片;褶片稍延伸至上唇,高1-1.5毫米;上唇扁圓形至近圓形,長3-5毫米,寬4-4.5毫米,邊緣具不規則圓鈍齒或不明顯的齒,先端圓形;蕊柱直立,長約3毫米;花藥橢圓形,長3毫米,背部具乳頭狀突起。文章源自蘭花百科網-http://www.citadelleplaza.com/daquan/13117.html
花期
7月。文章源自蘭花百科網-http://www.citadelleplaza.com/daquan/13117.html
保護等級
國家保護: (Ⅱ級)文章源自蘭花百科網-http://www.citadelleplaza.com/daquan/13117.html
CITES: Ⅱ文章源自蘭花百科網-http://www.citadelleplaza.com/daquan/13117.html
IUCN: NT文章源自蘭花百科網-http://www.citadelleplaza.com/daquan/13117.html
新疆火燒蘭生態
分布:奧地利、白俄羅斯、比利時、保加利亞、捷克斯洛伐克、丹麥、俄羅斯、芬蘭、法國、德國、英國、希臘、匈牙利、伊朗、意大利、哈薩克斯坦、吉爾吉斯斯坦、克拉斯諾亞爾斯克、蒙古國、荷蘭、挪威、波蘭、葡萄牙、羅馬尼亞、西班牙、瑞典、瑞士、塔吉克斯坦、土耳其、土庫曼斯坦、烏克蘭、烏茲別克斯坦、南斯拉夫。文章源自蘭花百科網-http://www.citadelleplaza.com/daquan/13117.html
海拔:文章源自蘭花百科網-http://www.citadelleplaza.com/daquan/13117.html
生境:文章源自蘭花百科網-http://www.citadelleplaza.com/daquan/13117.html
新疆火燒蘭栽培
通常栽種在巖石園或園林中小花壇中。文章源自蘭花百科網-http://www.citadelleplaza.com/daquan/13117.html
基質用腐葉土或泥炭土;土壤含有鹽分并潮濕,尤其在生長季節;全光照或半陰;耐寒冷,全年保持濕潤。春季分株繁殖。文章源自蘭花百科網-http://www.citadelleplaza.com/daquan/13117.html
同屬品種
文章源自蘭花百科網-http://www.citadelleplaza.com/daquan/13117.html
新疆火燒蘭圖片
